服務熱線
15951931910
真正意義上來講,全球僅有中國熱衷于婚紗攝影。
相信大部分家庭都有一本婚紗影集,這本影集不僅是小兩口浪漫愛情的見證,更是一天“辛勤勞作”的成果。
畢竟在拍攝當天,新人需要在攝影師的指揮下?lián)Q數套服裝,去十幾個地方,擺幾十個姿勢,拍上百張照片,這些照片經過篩選最終成為這本小小的影集。
可能在大多數人眼中,婚紗照源于西方,其實不然,西方的婚禮大多從簡,真正意義上來講全球僅有中國熱衷于婚紗攝影,那么中國的婚紗攝影究竟從何而來?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婚紗攝影的起源。
西方:從肖像照到婚禮攝影
攝影起源于西方,在這項技術剛剛可以支持拍攝人像時,就有許多夫婦開始有意識的利用攝影記錄下人生最珍貴的瞬間。
但是當時的相機并不支持在婚禮現(xiàn)場拍攝,于是乎許多家庭選擇在婚禮前或者婚禮后,穿著最好的衣服去照相館拍一張肖像照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1854年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親王時隔14年后補拍的肖像照。
19世紀末,當相機逐漸便攜之后,很多夫婦干脆將“肖像照”搬到了婚禮現(xiàn)場,照片數量也不限于一張。
盡管當時還很難實現(xiàn)抓拍,卻已經可以擺拍新娘單人肖像、夫妻雙人照以及大家庭的合影。這一時期西方的肖像照和如今中國的婚紗照概念有些類似,但更為簡單。
到了二戰(zhàn)之后,西方社會提倡一切從簡,于是專門去攝像館拍攝肖像照的環(huán)節(jié)也逐漸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邀請攝影師在婚禮現(xiàn)場拍攝,在拍攝肖像照之余不少攝影師還會拍攝一些婚禮相關的紀實照片。
相傳很多攝影師甚至不請自來,在婚禮結束后向新婚夫婦出售自己抓拍的照片,如果來了不止一個人,甚至還有憑借照片質量進行競標的環(huán)節(jié),這一傳統(tǒng)也沿用至今。
所以相較于中國的婚紗攝影,西方人更希望用鏡頭記錄下婚禮的珍貴瞬間,拍攝手法以抓拍為主,這些概念組成了如今西方盛行的“婚禮攝影”。
當今國際著名的專業(yè)婚禮攝影師協(xié)會ISPW舉辦的“世界最佳婚禮攝影師”評選,就嚴格按照婚禮的流程區(qū)分為準備、典禮、第一支舞以及決定性瞬間等組別。
如今的西式婚禮,只有在相對正式的情況下,新人會在婚前拍攝一組訂婚照,當然拍攝這組照片所穿著的服裝,也僅是常服。
中國:民國起源的婚紗照風潮
中國的婚紗照與西方類似同樣起源于肖像照。
1844年,美國人喬治在香港創(chuàng)辦了第一家攝影館,但當時的拍照價格十分昂貴,單人照片每張需要3美金,每多加一人則需要多加兩美金,所以僅有官宦子弟和富裕家庭會拍照留戀。
從曾國藩的小女兒曾紀芬與其丈夫聶緝椝的婚紗照不難看出,這一時期的婚紗照新人穿著以傳統(tǒng)的中式長袍和鳳冠霞帔為主,整個照片風格更像是拜堂成親。
到了民國時期,中國的婚禮逐漸西化,許多上流社會的新人開始穿著西裝和婚紗拍照。
1927年12月,蔣介石與妻子宋美齡的婚紗照經過報紙的宣傳轟動一時,引發(fā)當時的年輕人爭相效仿。新婚夫婦上半身合照,全身合照以及全家福三種構圖模式成為婚紗照的經典。
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蔣介石和宋美齡采用的新娘坐著,新郎站立在背后的姿勢,因其既體現(xiàn)了莊重又不失親密,在上流社會開始流行并一直流傳至今。
到了新中國成立,大陸西式婚禮的風俗已經中斷,取而代之的是“革命友誼”的簡單合照,這一構圖風格也被沿用至今,成為結婚登記照的專用款式。
不過,中國寶島臺灣的婚俗發(fā)展并沒有中斷。上世紀60年代,在臺灣當地無論新娘拍照時是否穿著婚紗,拍攝婚紗照都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到了70年代,彩色膠卷被引進中國臺灣,拍攝與沖印分離,攝影師可以專注拍照。當時名列“亞洲四小龍”的中國臺灣,也有許多家庭可以負擔更加隆重的婚禮。
婚前標準化的照相套餐開始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重視。
1978年,中國臺灣第一家攝影公司成立,中國人獨有的“婚紗照”概念自此成型。
但由于中國人結婚淡旺季分明,在旺季時不少新人很難預約到心儀的攝影師,于是攝影和婚宴分開單獨演變成婚禮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
婚紗攝影在中國臺灣取得重大成功,并一度讓其成為膠卷行業(yè)龍頭柯達的世界頭號市場。
1933年,在本地市場飽和之后,不少攝影公司進軍大陸,從廣州、上海等地逐步朝內陸地區(qū)發(fā)展,并逐漸成為中國特色婚俗的一部分。
其實,在如今的中國同樣活躍著不少“婚禮攝影師”,但是由于收費昂貴,再加上中國傳統(tǒng)婚俗中如收紅包、敬酒等環(huán)節(jié)很難拍出浪漫、莊重且值得后半生回憶的照片,所以婚紗攝影才成為人們不二的選擇。
[ 原創(chuàng)聲明:本文為結婚產業(yè)觀察轉載;來源: 貝拉薇拉嫁衣工坊;責編:風曉標;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。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結婚產業(yè)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。 ]關注微信公眾號:結婚產業(yè)觀察(wionews),每日推送,干貨互動精彩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