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貴州一地發(fā)文征求移風易俗意見,擬規(guī)定:訂婚、再婚、滿月、生日等酒席一律禁辦;不倡導一事多人辦、一事多地辦;婚喪嫁娶隨禮不超200元。
5月29日,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政府網站發(fā)布通告,晴隆縣精神文明委員會辦公室公開征求《晴隆縣移風易俗倡導性標準》意見和建議。征求意見稿提出,喬遷、訂婚、再婚、滿月、生日、入伍、升學、謝師、祝壽、立碑、店鋪開業(yè)等酒席一律禁辦。
通告稱,為持續(xù)開展濫辦酒席、鋪張浪費、厚葬薄養(yǎng)、低俗婚鬧、高價彩禮、人情攀比等突出問題的專項整治,深入推進移風易俗、文明鄉(xiāng)風專項行動落到實處。結合該縣實際,晴隆縣精神文明辦擬制定《晴隆縣移風易俗倡導性標準》,現(xiàn)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建議。
征求意見稿內容:
為進一步深化“推進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(xiāng)風”專項行動,持續(xù)有效整治濫辦酒席、大操大辦、天價彩禮、薄養(yǎng)厚葬、低俗婚鬧、封建迷信等陳規(guī)陋習,逐步實現(xiàn)婚喪事宜規(guī)范化,促進形成文明鄉(xiāng)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,特制定本倡導性標準。
一、操辦范圍
婚事新辦、喪事簡辦、余事不辦。喬遷、訂婚、再婚、滿月、生日、入伍、升學、謝師、祝壽、立碑、店鋪開業(yè)等酒席一律禁辦。一事只能有1個操辦主體,不得一事多人辦,一事多地辦或化整為零,分散辦酒。
二、操辦程序
推進移風易俗,樹立文明鄉(xiāng)風,培育淳樸民風是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共同的愿望和責任。全縣干部職工家庭辦理婚喪事宜需嚴格按程序報備批準方可辦理;一般黨員同志需報黨組織關系所在支部批準方可辦理;廣大群眾辦理婚喪事宜需報村(社區(qū))紅白理事會批準方可辦理,報備時需說明辦理時長、操辦規(guī)模、宴請范圍等。
三、婚慶標準
倡導文明節(jié)儉,婚事新辦,樹立婚姻新觀念,推行簡約婚禮、旅行結婚。反對高價彩禮、高額禮金、奢華婚禮。
1.婚嫁酒席的操辦必須是本人、子女或有法定撫養(yǎng)權的人結婚且結婚雙方達到法定婚齡。
2.結婚酒席時間控制在1天,承辦酒席一餐,單方置辦桌數控制在30(300人)桌以內,雙方合辦的婚宴控制在45(450人)桌以內。
3.不倡導一事多人辦、一事多地辦或化整為零、分散辦。離異父母為子女操辦酒席的只能由一方在一地承辦。
4.提倡“低彩禮、零彩禮”。彩禮不是衡量情感的秤桿,提倡廣大家庭率先示范“零彩禮”、不收取彩禮,抵制高價彩禮,男方家庭送女方家庭彩禮(含物資)不得超過男方家庭上一年家庭的總收入;女方送男方家庭陪嫁(含物資)不得超過女方家庭上一年家庭的總收入。
5.操辦酒席不收受超過200元的禮金,參與酒席隨禮控制在200元以內。
6.婚車不租借豪華車輛,數量控制在6輛以內,慶典鼓樂隊伍不超過6人。
7.拒絕低俗婚鬧,杜絕惡搞新郎新娘以及伴郎伴娘、在新郎新娘身上亂涂亂畫、往新郎新娘身上拋灑或噴射粉末、汽水、雞蛋、油漆、滅火器等物品,不發(fā)生捆綁或脫衣露體等其他造成身心傷害的不良行為。辦理酒席期間不得占用街道、公路等公共服務設施,不得影響正常交通秩序和他人正常生活。
四、喪事標準
倡導厚養(yǎng)薄葬,喪事簡辦。弘揚孝老敬老傳統(tǒng)美德,自覺履行贍養(yǎng)義務。革除長時間停棺待葬陋習,服從殯葬管理??s小治喪規(guī)模,縮減治喪費用。
1.喪葬酒席的操辦必須是本人的配偶、父母、子女或由本人多年直接負責贍養(yǎng)的鰥寡孤獨親人的喪葬。堂祭對象由《村規(guī)民約》或《居民公約》約定。是否堂祭,可由直系親屬(直系親屬較多的鼓勵“合多為一”)根據經濟情況確定,不強迫、不強求、不攀比。
2.倡導農村喪葬停靈時間不超過3天,確因特殊情況,最多不超過5天(即從去世到下葬不超過5天),具體按照《村規(guī)民約》或《居民公約》約定執(zhí)行。已實施殯葬改革的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,按照《晴隆縣人民政府關于啟動遺體火化工作的通告》的要求執(zhí)行(詳見附件)。
3.倡導堂祭約人在30人以內,且不收受被約人員的禮品禮金。城區(qū)(除親屬外)“隨禮”控制在200元以內,農村(除親屬外)“隨禮”控制在100元以內。堂祭費用控制5000元人民幣以內,糖果祭品不超過3桌。
4.喪葬過程中,不倡導請代哭,不進行低俗文藝、喜慶表演,治喪期間不得占用街道、公路等公共服務設施,不得影響正常交通秩序和他人正常生活。不建豪華墓、活人墓,不配陰婚,倡導厚養(yǎng)薄葬、文明祭祀。
5.倡導非親屬不發(fā)放孝服孝帕,以免經濟浪費。
五、安全文明燃放煙花爆竹
嚴禁大肆燃放煙花爆竹,城區(qū)喪事燃放煙花爆竹按照殯儀館規(guī)定有序適量燃放。一場婚禮燃放煙花爆竹不超過200元,一場喪事燃放煙花爆竹不超過600元。
六、人人參與,共同監(jiān)督
黨員、國家公職人員、村(社區(qū))干部、人大代表、政協(xié)委員要帶頭移風易俗,帶頭抵制婚喪禮俗陳規(guī)陋習,帶領親朋好友、身邊群眾維護公序良俗,主動接受廣大群眾監(jiān)督。廣大群眾要轉變觀念,相互提醒監(jiān)督,主動接受當地政府部門管理,積極配合做好宣傳動員,共同營造文明、節(jié)儉、有序、和諧的美好生活環(huán)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