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身邊很多婚慶老板和我說,現(xiàn)在95后的員工越來越不好管理,我說這基本上都是我們老板自身的問題。
我見過很多老板對自我要求不高,卻對員工要求特別高。
這場景似曾相識,倒退到你小學,你媽喜歡打麻將,卻要求你不能貪玩。
工作這么多年,我發(fā)現(xiàn)身邊職業(yè)素養(yǎng)很高的人,他們都有很多共同點,我也運用在工作中,效果還不錯,這次分享給各位老板。
你是公司的希望
很多員工離職真心不是你對她不夠好,而是跟你一起干看不到希望。主要原因就是我開篇就說的原因:很多老板自我要求不高。
現(xiàn)在婚慶從業(yè)人員的學歷基本上都是專科及以上了,這類員工的同學圈子都會交流,其它行業(yè)管理規(guī)范,就會對比。如果你沒有做一番事業(yè)的決心,員工肯定會這么想:老板都這樣子,我哪有什么前途。
沒有把角色分清楚
還有很多婚慶老板沒有在正規(guī)公司待過,不知道所謂職業(yè)化素養(yǎng)到底是怎樣。
一直就靠江湖文化打天下,這樣會讓員工迷失自我,如果是兄弟姐妹,我遲到了,你憑什么說我。
其實是你沒有把角色分清楚,你在你父母面前,你就是兒子角色;你在妻子面前,你就是老公角色;你在同事面前,你就是老板角色。
你經(jīng)常在員工面前扮演成親戚朋友角色,但是你內(nèi)心又是希望員工給你更好結果,這就是錯位。
你在員工面前,要刻意切換角色,什么意思?平常就是老板角色,所以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得像個老板,你在工作方面就是要以身作則,勇往直前。
當員工情緒低落的時候,你想給對方鼓勵加油,不妨刻意表明,這次是以朋友身份,這樣你就可以放下老板那種感覺,員工就愿意向你傾訴。
一句話:在事兒這方面,你就是老板的角色;在人這方面,你就是朋友的角色。
我在經(jīng)營重慶公司的時候,所有新同事入職,我都會分享這么一個觀點:我是一個善于把人和事分得很清楚的人,當我某天批評你的時候,你一定要相信我,我不是批評你這個人,而是在批評你的行為或結果。
站在個人角度,我不能保證自己是個好人,但我一定不會是壞人,這是我的人品。
我和你是因為工作聚在一起,一定是相互成就,你需要公司,我需要你,如果我們關系好了,但在這里沒賺到錢或能力提升,當你離開公司的時候,我們的關系瞬間崩塌。
沒創(chuàng)業(yè)之前,我也不懂管理,更不懂什么領導力。上面的話語都是我通過高人指點和摸索實踐,很好使。
這里面就是我們很多經(jīng)營者也會犯的錯誤:
很難把人和事分開
如果你分不開,在溝通的時候,員工就認為你是在罵TA,對方聽著就會不爽,自然溝通也就沒什么效果。
動不動就想改變誰
很多老板特別希望員工做任何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,這是每個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的控制欲,本質是自己在追求一種安全感。
當你想去改變誰的時候,或者好心通過溝通去幫助員工的時候,一般都不會因為你的言語讓員工有所改變。
你作為老板,你說的各種正確的話,員工都會認為你是在講道理,你講道理的時候,人家內(nèi)心一定會馬上給你舉出反面例子,你讓員工每天看書才能擁有更多收入,她一定就會想到有人不看書也賺了很多錢的例子。
最好的辦法就是少講道理,多引入更優(yōu)秀的人加入團隊,還有你作為老板以身作則,去影響ta,讓對方由內(nèi)向外的去變化。
經(jīng)常表達情緒
你們早晨9點上班,你看見員工9點半才到,你會怎么說。我曾經(jīng)是這么說:你怎么又遲到了?
這就是表達情緒,這樣會讓員工聽著非常不舒服,心想“什么叫又遲到了,我本月就這次遲到了,還是因為帶孩子去看病?!?/p>
正確的表達應該是陳述事實。你可以說:“我們上班時間是9點,今天你遇到什么事情了嗎?”,什么叫陳述事實,就是客觀存在且可證明或被證偽的東西,比如“太熱了”表達情緒,“今天37度”陳述事實。
這是別人教我的,很有用,也很好用。
自從我學會了,不只是和員工交流,和所有人交流都讓對方舒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