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當代年輕人租房結婚大數據》

結婚產業(yè)觀察·2021-03-25 00:00
2702
數據顯示,買房結婚的趨勢并沒有因為代際轉換而發(fā)生逆轉,反而進一步增強。僅約38.7%的女性受訪者表示能夠接受租房結婚。

數據顯示,買房結婚的趨勢并沒有因為代際轉換而發(fā)生逆轉,反而進一步增強。僅約38.7%的女性受訪者表示能夠接受租房結婚。

文章轉載自: 永洪科技,已獲授權

房價漲得比工資快,年齡越來越大,父母越催越緊,這些都是當下年輕人頭疼的事情。

但是,說到結婚,現代年輕人結婚有多難呢?

不說彩禮了,房子,已然成為結婚的必要條件。

房子究竟有多重要?結婚要不要買房?對于此,我們通過永洪BI,分析當下年輕人的婚姻、愛情夢,男女差異竟如此大!

大家能否接受租房結婚?根據某機構發(fā)布《2021婚房消費調查報告》顯示,54.1%的受訪者拒絕租房結婚。

從性別看,男女生對租房結婚的接受情況差異明顯,58%的男性受訪者表示能夠接受租房結婚,而女性受訪者中,僅約38.7%表示能夠接受租房結婚。

在永洪數據分析師看來,“有家先有房”這一傳統(tǒng)觀念,對女生的影響較大,有房已成時下女生公認的最重要擇偶標準之一。

再從年齡上看,從80后到95后,不能接受租房結婚的比例依次增加,也就是說越是年輕群體,越是不愿接受租房結婚。

這也說明,買房結婚的趨勢并沒有因為代際轉換而發(fā)生逆轉,反而進一步地增強了。

按理說,年輕人是社會中最有活力的群體,本該是最有冒險精神和開拓精神的,但從投資理財角度來看,買房卻是相對比較保守的方式。

那么,到底是什么原因,造成了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拒絕租房結婚呢?

數據分析顯示,75%受訪者表示,買房才有歸屬感和安全感,53.62%受訪者表示,買房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質。

小編認為,除了感性的原因,還有很多理性訴求在影響年輕人的婚房消費觀。比如有2-3成的受訪者認為,買房才有產權,而產權和教育、落戶等權利是綁定在一起的。

尤其是在當前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下,房子的教育屬性更加突出。雖然租售同權在穩(wěn)步推進中,但有屬性“加成”的房子依舊是稀缺資源。

那么,對于那些把買房作為結婚必要條件的人來說,他們愿意承擔多大的成本呢?從分析圖看出,近8成人能接受的購房價格范圍在200萬元以下,同時,不同城市級別人群的選擇里,100萬-150萬元區(qū)間占比均是最高的。

而且,在一二線城市中,新婚族在買房上,還是更傾向于新房。

我們知道,現在的房價,特別是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高不可攀,在大多數眼中,房子又是結婚的必需品,但并不是人人都負擔起高額的房貸,所以,還有一部分人結婚可能會繼承父母的房子,這就涉及到婚后和公婆合住的問題,當然,即便買了婚房,很多人也會遇到這個問題。

婆媳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婚姻家庭的主要矛盾,有多少人能接受婚后和公婆合住呢?

數據顯示,50.4%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跟公婆短期住在一起.另外,28.6%表示不接受,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,只有10.3%的女性表示愿意接受長期住在一起。

越是年輕化,越不能接受婚后和公婆合住,看來,有房才能結婚這個難題著實難解,年輕人多多少少都要背負這樣的壓力。

不過,從另一個方面看,這個難題也許是有轉機的。

一方面,高房價發(fā)展到今天,已經有2億中國人在租房。特別是處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,房價高已成事實,大家也是比較能理解和接受現實,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城市,女性接受租房結婚的比例高些。

另一方面,高房價背景下,隨著獨立自主的意識越來越強,女性開始有意識去共同承擔買房的壓力。

數據分析顯示,若是貸款買房,大多數女性的態(tài)度是該由雙方共同出錢來買婚房,此類人群的占比達58%。不過,也有19.8%的女性認為首付款應由男方出資。而在是否介意房產證署名的調研項中,表示無所謂的只占到9.13%,認為房子作為夫妻共同還款,需要雙方署名的接近7成。

其實,隨著現代女性消費觀念的改變和經濟實力的增強,女性在樓市的購買力不容小覷。

數據顯示,2020年女性購房者比例已經達到47.5%,為近年來最高點,在一二線城市“她購房”成為一種趨勢。

越來越多的女性計劃在婚前購買屬于自己的房子。看來,現在的女性確實獨立又清醒,女性的安全感還是需要自己給才最安全。

以上是關于現在人能否接受租房結婚的分析?,F在,房子確實被作為家庭的安身立命之所,也為家庭成員提供了情感歸屬,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但說到底房子的本質也只是一項固定資產,能不能接受,要不要買房,每個人,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。

至此,我們能做的不是去改變別人,扭轉他人的思想,而是靠自己打拼想要的未來。

最后,你愿意租房結婚嗎?

[ 原創(chuàng)聲明:本文為結婚產業(yè)觀察轉載;來源:永洪科技;責編:風曉標;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。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結婚產業(yè)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。 ]關注微信公眾號:結婚產業(yè)觀察(wionews),每日推送,干貨互動精彩

服務熱線

15951931910

微信服務號